大连圣亚海洋世界传来好消息,放流的6只斑海豹中有两只海豹持续传回信号,一只是圣亚人工繁育的乐乐,一只是野外救助后暂养在圣亚的双双,卫星信号持续时间超过去年。今年6月18日,在旅顺新港,由大连圣亚海洋世界、大连市斑海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联合实施的斑海豹标记放流科研项目中共放流了6只斑海豹。
据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鹿志创介绍,最初,放流的6只斑海豹并没有马上离开渤海,而是又逗留了一段时间。之后,野外救助的双双和盈盈游出渤海,向南靠近山东半岛近岸;人工繁育的乐乐和珍珍则沿辽东半岛海岸线向朝鲜和韩国近岸移动;其它两只失去信号。
截至9月29日,双双和乐乐仍在持续传回信号,信号持续时间达到了104天,而去年的标记放流实验卫星信号最长持续了91天。从卫星数据分析来看,双双和乐乐的行踪特别活跃。乐乐8月1日左右就到达了斑海豹的传统度夏地韩国白翎岛附近,可是6天后它就回到了大连南部海域,随后的几天里,它在黄海北部的大连海域和白翎岛海域之间不断往返,8月16日至今一直留在白翎岛附近。双双也是如此反复,靠近山东半岛近岸后又回到渤海,在黄渤海间往返几次,目前仍在渤海。
本次标记放流的科研目的是对比人工繁育斑海豹与野生救助斑海豹放归自然海域后的迁徙路径,进一步探讨人工繁殖斑海豹个体补充自然群体的技术可行性和调查斑海豹洄游途中的喜好停留地。根据今年的卫星数据,结合去年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从未经历过自然环境的人工繁育个体能够在自然海域中生存,并适应自然群体的习性;这也证明了圣亚对斑海豹进行的野化训练有助于建立它们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这就为斑海豹自然群体的种群补充提供了一种可以考虑的方法。
另外,大连圣亚海洋世界放流的双双海豹目前仍在渤海,证实了渤海在夏季依旧有斑海豹个体存在;而人工繁育的珍珍在信号消失前几乎进入日本海,都能说明韩国白翎岛并非斑海豹种群唯一的度夏地,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辽东湾斑海豹数量与白翎岛栖息斑海豹的数量不相符。
结合两年的卫星数据,鹿志创分析:其它斑海豹信号消失原因更倾向于是信号发射器脱落造成的,而今年做的第二种标记,在斑海豹后鳍肢打上的黄色标牌则有可能延长实验周期。他和同事非常希望,明年春天做野外调查时,能在斑海豹群中看到这些黄色标牌。
——大连圣亚海洋世界放流海豹喜欢韩国白翎岛
相关信息
最新评论